壓力容器作為石油化工生產工藝過程中的主要設備,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運行壓力容器需要注意什么吧。
一、陜西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要熟悉本崗位的工藝流程、有關容器的結構、類別、主要技術參數和技術性能,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掌握處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認真填寫有關記錄。
二、壓力容器操作人員須取得當地勞動部門頒發的《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合格證》及本單位的《安全作業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對工作中發生的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并向上級匯報。要保證壓力容器安全運行,需要做到下面幾個方面:平穩操作;防止超載;緊急停運。
造成壓力容器發生事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安全附件不全、技術管理混亂等原因。正確合理地操作使用壓力容器,是保證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因為即使是容器的設計完全符合要求,制造、安裝質量優良,如果操作不當,同樣會造成壓力容器事故。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壓力容器分為制造和檢驗兩部分:
制造:
1、壓力容器制造工序一般可以分為:原材料驗收工序、劃線工序、切割工序、除銹工序、機加工(含刨邊等)工序、滾制工序、組對工序、焊接工序(產品焊接試板)、無損檢測工序、開孔劃線工序、總檢工序、熱處理工序、壓力試驗工序、防腐工序。
2、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焊接工藝。焊接工藝主要根據被焊工件的材質、牌號、化學成分,焊件結構類型,焊接性能要求來確定。首先要確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鎢極氬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種類非常多,只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確定焊接方法后,再制定焊接工藝參數,焊接工藝參數的種類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條型號(或牌號)、直徑、電流、電壓、焊接電源種類、極性接法、焊接層數、道數、檢驗方法等等。
檢驗:
內外部檢驗
陜西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這種檢驗在停車和容器內部清洗干壓力容器凈后才能進行。檢驗的主要內容除包括外部檢查的全部內容外,還要檢驗內外表面的腐蝕磨損現象;用肉眼和放大鏡對所有焊縫、封頭過渡區及其他應力集中部位檢查有無裂紋,必要時采用超聲波或射線探傷檢查焊縫內部質量;測量壁厚。若測得壁厚小于容器小壁厚時,應重新進行強度校核,提出降壓使用或修理措施;對可能引起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變化的容器,必要時應進行金相檢驗;
壓力容器裂紋的檢查可以用直觀檢查和無損探傷。一般是通過直觀檢查發現或初步發現裂紋的跡象,再通過無損探傷進一步加以確認。無損探傷無論是液體的滲透探傷、熒光探傷和磁力探傷,對檢查表面裂紋都有較高的效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選用。
當發現壓力容器有裂紋缺陷時,首先應根據裂紋所在部位、數量、大小、分布情況及容器的工作條件等分析裂紋產生的原因,必要時可以進行金相檢驗,以判斷裂紋是原材料存在的缺陷,還是容器制造時留下的,或是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然后再根據缺陷的嚴重程度和容器的具體情況確定缺陷或對存在缺陷的容器處理方法。